本帖最后由 puier 于 2011-7-19 11:28 编辑
升级Mac Pro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引起的,因为之前一直在国外忙一些事,没有想起给Mac Pro买Apple Care,等到回到国内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月了(必须购机始一年内购买),打电话一问,苹果售后服务告知说不能再享受购买Apple Care的服务,郁闷至极,家里的其它的苹果电脑都购买了Apple Care,唯有最贵的Mac Pro却没有办法而错过,以后折腾的时候是要小心一点了,要是出了问题可有点麻烦了。
在Netkas.org论坛闲逛的时候,看到MacEFIRom老大放出了一份Mac Pro的升级固件,他写了一个小软件,可以让2009版的Mac Pro的固件4.1升级2010版的5.1,从而使得2009版的Mac Pro也可以更换六核的Westmere架构的Xeon CPU,而且解除了苹果对2009版Mac Pro内存速度只能跑1066的限制,可以升级使用DDR3 1333 ECC的内存,换句话说,按照他的研究观察,2009版的Mac Pro其实在架构上跟2010版的一摸一样,只是苹果公司通过固件限制的办法来区分2009和2010版的Mac Pro,一旦破解了固件,那么就可以轻易的把你手头上的2009版的Mac Pro轻易的升级到2010版,而不必为了购买新的机器而浪费大量的金钱。
刚好我因为错过了Apple Care的质保,就觉得无所谓了,下载了他的固件升级软件,整个升级过程非常顺利,双击“MacPro 2009-2010FirewareTool”运行,会提示你是升级到2010版还是降级到2009版,选择升级到2010版,接着升级工具会链接到苹果官网下载2010版5.1固件,下载完毕后电脑提示关机,再次开机时需要长按电源键,一直等到有长鸣音或者电源灯闪烁的时候再松手,系统开机会进入到灰色的显示界面,出现苹果的LOGO,下边是固件升级进度条,升级完成会再次重启,第一次进入系统会稍微有点慢,开机后进“关于本机”看系统信息的时候你会发现固件已经是2010版的5.1了,再次重启建议按PRAM复位,此时如果你的内存是1333的,而且你的CPU支持1333内存的话就会发现系统信息里面内存已经是1333的了(2009版的Mac Pro有部分CPU也是支持1333的)。
2009-2010固件升级工具的升级界面
升级前的本机信息
升级前的固件版本
升级后的固件版本 因为我之前就已经升级了内存,买的就是DDR3 1333 ECC 4G的内存6条,因此升级了固件后心里蠢蠢欲动的想升级CPU,虽然在netkas.org论坛里已经有不少朋友已经成功升级了CPU,但是升级过程还是充满风险的,大部分的经历都不是一次就升级成功,原因在于Mac Pro的CPU是苹果向Intel定制的,与零售版的CPU相比少了个散热罩(IHS,Integrated Heat Spreader),因此如果换零售版的CPU,必须要抬高散热器的高度,否则会出现CPU受到的压力过大而损伤CPU插槽的针脚,在anandtech.com网站就有发生过这样的案例,很不幸,如果出现这样的损伤,只有再向苹果官网订购一块CPU主板了。 零售版Intel CPU有散热罩(IHS)
苹果定制版CPU没有散热罩(无IHS)
MacEFIRom在他的那个贴子上证实,就CPU而言,双CPU的Mac Pro 从X5645到X5690都是没有问题的,他给出的建议是,在CPU周围的四个定位柱上加上一个约2mm的M4螺丝垫片就可以防止散热器对CPU的损伤,有IHS的CPU比苹果定制版的CPU大约高出2mm, 加了2mm厚的垫片,相当于把散热器抬高了2mm,由于散热器被抬高了2mm,那么原来散热器风扇的插头就再也无法准确的插入到主板上的插槽中,因此还需要对散热器风扇插头作改动才能把插头安插到位,另外一个带来的副作用是,在主板CPU边上,有一排的感应器也需要散热,原来情况下也是由散热器散热的,散热器有一条边脊上覆盖有一条粉红色的散热硅胶垫片,这块垫片直接接触在感应器上,因为此时CPU被抬高了2mm,原来的散热硅胶片就再也没有跟主板上的感应器接触,所以你还需要再购买一块约5mm厚的散热硅胶垫片替换原来的那块粉红色的散热硅胶垫片,基本上如果你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剩下的就只需要你操作的时候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就行,如果你以前有过组装PC的经验,或者喜欢动手,哪问题是不大的,如果没有经验,还是慎重为妙,实际上我后来的升级过程也一波三折,胆战心惊。 CPU主板外貌,CPU插槽周围有四个固位引导柱
在定位引导柱上加2mm厚的垫片可以抬高散热器的高度,放置过度压迫CPU
散热器边脊上的粉红色的硅胶散热片也要更换或者垫高2mm
散热器风扇接头也需要修改以准确就位在主板插槽上 升级器械恐怕对大多数男人来说都是一种心理上的刺激,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够用,而是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我也不例外,对我来说,虽然我的Mac Pro的CPU主频略微有点低(2009版Mac Pro 535,CPU是E5520×2,2.26GHz,八核),但在24G内存的支援下,大多数情况下是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甚至可以说大多数情况下是性能过剩的,但是我依然在内心深处有一种升级CPU的冲动,尤其是本来升级了的内存是1333的,更有欲望升级CPU来发挥它的性能极限(其实1066和1333比较,速度的差别很有限)。经过长时间在MacEFIRom的那个帖子里面和其它朋友的交流学习,同时在rumor以及anandtech.com这些论坛里长时间的爬文,做足了资料上的准备,准备充分一些至少遇到的困难会少一些。 有趣的是,查遍中文论坛,没有看到有一篇帖子是写升级CPU的,如果说有,那就是macfans.com.cn发烧论坛里jj-1981兄弟发的一篇《Mac Pro拼装计划》一文了,可见国内玩Mac Pro的是小众,就算有Mac Pro的,估计也就是升级升级内存而已,大多数情况下写着Mac Pro的帖子一点击进去基本都是Macbook Pro,连Mac Pro和Macbook Pro都分不清的朋友,国内论坛比比皆是,不客气的说,我这篇文章可能是中文论坛里的第一篇CPU升级的详细教程性质的文章,本文的清晰大图均由我自己拍摄。 自从打定主意升级Mac Pro后,我就开始边查资料边购买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所需的工具不多,一把3mm规格的内六角平头螺丝刀是必须的,这个需要用来拆卸散热器,长度最好9mm以上。 如果有条件,最好买一把游标卡尺,这个的作用我后面再说。至于材料,一块5mm厚的硅胶散热垫片以及CPU散热糊剂是需要的,我购买的是arctic silver套装,包括一支Arctic Silver5 糊剂,两瓶清洁液,可以用来清洁之前留下的CPU散热膏,另外要买M4规格的螺丝垫片,国内的M4垫片做工质量比较差,几乎每片垫片的厚度都不一致,从0.6到1.2mm的都有,这就是为什么需要游标卡尺的原因,如果你购买的垫片厚度不一致,你就需要用游标卡尺来挑选垫片,让垫片加起来的厚度在2mm左右,我第一次购买的垫片基本不能用,幸好最后淘到了一个号称是外贸尾单的M4垫片,每片都很均匀的1mm厚,我量了差不多20片都没有太大的偏差,省心不少,其它的工具就简单了,一把锋利的裁纸刀就行了。我把材料工具整理列表如下: 1. 5mm厚的硅胶散热片 散热硅胶垫片(5mm厚) 2. 1mm厚的M4规格的螺丝垫片若干(一般内径在4.1到4.3mm外径9mm左右都没有问题)
M4规格垫片(1mm厚)+游标卡尺
3. CPU散热膏(推荐Arctic Silver 5套装)
北极银5号 CPU散热膏
Arctic清洁套装
4. 9mm长3mm规格的内六角平头螺丝刀(不要用球头的)
3mm规格的平头内六角螺丝
5. 游标卡尺,简单的就行(我有一把带数显的,可惜要用的时候被我哥给顺走了) 6. 裁纸刀一把 7. 棉棒及不掉纤维的卫生纸若干 8. 最重要的东西是要换上去的CPU
我准备更新的Intel Xeon X5675(主频3.06GHz)两个 —————————————————————————— 文字数字限制,没有办法只好删掉后半部分了,想看的朋友去我的博客吧。
|